[動] 傾斜。通「側」。《管子.白心》:「日極則仄,月滿則虧。」《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下》:「每旦視朝,日仄乃罷。」 [形] 1.狹小。如:「狹仄」、「仄路」。《漢書.卷四九.鼂錯傳》:「險道傾仄,且馳且射。」《明史.卷二一二.戚繼光傳》:「山谷仄隘,林薄蓊翳,邊外之形也。」 2.心中不安。《紅樓夢》第九九回:「衷懷歉仄,自歎無緣。」 [名] 韻文稱四聲中上、去、入三聲為「仄聲」。簡稱為「仄」。
傾斜。[例]日仄 狹小。[例]幽仄、仄隘 心中不安。[例]歉仄、愧仄 韻文稱字音四聲中的上、去、入三聲為「仄聲」,簡稱為「仄」。[例]平仄
以不正當的手段巴結獻媚。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程器》:「孔光負衡據鼎,而仄媚董賢;況班馬之賤職,潘岳之下位哉!」
斜陽。南朝梁.簡文帝〈餞廬陵內史王脩應令〉詩:「疏槐未合影,仄日暫流光。」
斜著眼睛看。表示畏懼或痛恨。《漢書.卷四五.息夫躬傳》:「躬既親近,數進見言事,論議亡所避,眾畏其口,見之仄目。」《明史.卷二四四.魏大中傳》:「持議峻切,大為邪黨所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