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 答應、許可。如:「應允」。唐.韓愈〈上鄭尚書相公啟〉:「不蒙察允,遽以慚歸。」 [形] 公平、得當。如:「公允」。《後漢書.卷五八.虞詡傳》:「祖父經,為郡縣獄吏,案法平允,務存寬恕。」 [副] 果真。《詩經.大雅.公劉》:「度其夕陽,豳居允荒。」漢.揚雄《法言.問道》:「允治天下,不待禮文與五教,則吾以黃帝堯舜為疣贅。」 [名] 姓。如上古時代有允格。
答應、許可。[例]允許、允諾、應允 合適、得當。[例]公允、平允
答應、許可。[例]請你允准我請假兩天。
答應、許可。如:「請你允准我請假兩天。」也作「允許」。
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參見「允執厥中」條。《後漢書.卷四六.陳寵傳》:「陛下探幽析微,允執其中,革百載之失,建永年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