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 氣悶而暈倒。如:「昏厥」、「暈厥」。 [代] 他的、那個。同「其」。如:「大放厥詞」、「允執厥中」。《書經.禹貢》:「厥土惟白壤,厥賦惟上上錯,厥田惟中中。」《文選.賈誼.弔屈原文》:「遭世罔極兮,乃殞厥身。」 [連] 1.於是、才。《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2.之、以。《書經.無逸》:「自時厥後,立王生則逸。」 [助] 語助詞,無義。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斯蓋別詩之原始,命賦之厥初也。」
暈倒、失去知覺。[例]昏厥、暈厥 其、那個。[例]大放厥詞、允執厥中
最初、開頭。《詩經.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時維姜嫄。」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遂客主以首引,極聲貌以窮文,斯蓋別詩之原始,命賦之厥初也。」
功業彪炳、成就偉大。[例]他半生為國征戰,立下無數汗馬功勞,厥功甚偉。
其成就與功業,甚為偉大彪炳。如:「他半生為國征戰,立下無數汗馬功勞,厥功甚偉。」《清史稿.卷三五○.列傳.王得祿》:「詔以牽肆逆十有四年,渠魁就殲,厥功甚偉,錫封得祿二等子爵,賜雙眼花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