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1.古代諸侯在大典時所持的一種玉器。《說文解字.土部》:「圭,瑞玉也,上圜下方。」清.段玉裁.注:「圭之制,上不正圜。以對下方言之,故曰上圜。」《史記.卷三三.魯周公世家》:「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 2.古代測日影的器具。如:「日圭」、「圭表」、「圭臬」。 3.姓。如春秋時鄭國有圭媯。
古代最重要的禮器,為一國之中官位最高者所執的瑞器。形制有兩種,一種是方頭或平頭,形近石斧的平首圭;另一種尖頂,似戈頂端的尖首圭。下半部都呈方形。[例]桓圭、信圭、躬圭 古代測日影的器具。[例]日圭、圭表、圭臬
地名。位於南美洲北部,西接蓋亞那,北臨大西洋,東、南均與巴西相鄰,面積約九萬一千平方公里,原由英、法、荷三國分占,英屬、荷屬均已分別獨立,今僅存法屬圭亞那。
古代一種玉製的禮器。
1.貴重的玉器。《禮記.禮器》:「圭璋特。」唐.孔穎達.正義:「圭璋特者,圭璋,玉中之貴也。」 2.比喻人品的高潔。語本《詩經.大雅.卷阿》:「顒顒邛邛,如圭如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