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1.地面凹陷的地方。如:「泥坑」、「彈坑」、「沙坑」、「坑坑洞洞」。 2.地洞、地道。如:「礦坑」、「坑道」。《舊唐書.卷四八.食貨志上》:「其天下自五嶺以北,見採銀坑,並宜禁斷。」 3.俗稱廁所。如:「茅坑」、「糞坑」、「登坑」。 [動] 1.活埋。如:「坑殺」、「焚書坑儒」。 2.陷害、欺騙。如:「坑人」、「坑害」。《紅樓夢》第九三回:「我並沒得罪人,為什麼這麼坑我?」
地面凹陷的地方。[例]泥坑、彈坑、沙坑 俗稱廁所。[例]茅坑、糞坑 活埋。[例]坑殺、焚書坑儒 陷害、欺騙。[例]坑人、坑害
設計陷害人。[例]他這麼做擺明了要坑人,你可別上當。
設計害人。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四折:「他講不得毛詩,念不得孟子,無非是溫習下坑人狀本兒。」《初刻拍案驚奇》卷四:「某官性詭譎好名,專一暗地坑人奪人。」也作「傾人」。
活埋儒生。漢.孔安國〈書經序〉:「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
1.指山谷由出的小水流。例:坑壢。 2.兩山中間的凹陷處。例:山坑。
指小溪流。例:阿婆逐擺淋菜就係用菜園面前个坑壢个水。(祖母每次澆菜就是用菜園前面那條小溪的水。)
小溪邊。例:頭擺莊下當多客家人都會在坑壢脣、陂塘邊畜鵝仔摎鴨仔。(以前鄉下很多客家人都會在溪邊、池塘邊養鵝和鴨。)
河流。例:面頭前个坑壩,有幾下個細人仔在該搞。(前面的河流,有幾個小朋友在那玩耍。)
小河裡。例:坑肚个泥沙(仔)摎石頭有兜係山項沖下來个。(溪裡的泥沙和石頭有些是山上沖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