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1.邪惡小人、犯法作亂的人。《管子.君臣》:「止詐拘姦。」《元史.卷一七○.列傳.暢師文列傳》:「黜姦舉才,咸服其公。」 2.不正當的性關係。如:「通姦」、「抓姦」。《醒世姻緣傳》第二○回:「縣官問道:『他是幾時通姦起的?』回說:『不知從幾時姦起,只是形跡久已可疑,小人久留意撞了幾遭,不曾撞著,至昨夜方得眼見是真。』」 3.禍亂、亂事。漢.鄒陽〈獄中上書自明〉:「故偏聽生姦,獨任成亂。」 [動] 1.發生不正當的性行為。《漢書.卷三五.荊燕吳傳.燕王劉澤》:「定國與父康王姬姦,生子男一人。」《孔叢子.陳士義》:「李由之母少寡,與李音竊相好而生由。由有才藝。仕於魏,王甚愛之,或曰:『李由母姦,不知其父,不足貴也。』」 2.妨害性自主的性交。如:「姦汙」、「姦殺」。 [形] 狡詐、邪惡。《管子.八觀》:「民貧則姦智生。」唐.杜甫〈錦樹行〉:「自古聖賢多薄命,姦雄惡少皆封侯。」
不正當的性行為。[例]強姦、通姦 狡詐、邪惡。[例]姦邪、姦詐 邪惡小人、犯法作亂的人。[例]止詐拘姦
奸詐有權勢的政治人物。《荀子.非相》:「聽其言則辭辯而無統,用其身則多詐而無功,上不足以順明王,下不足以和齊百姓;然而口舌之均,譫唯則節,足以為奇偉偃卻之屬,夫是之謂姦人之雄。」漢.荀悅《前漢紀.卷二九.孝哀皇帝紀》:「孫寵、息夫躬,辨足以移眾,權足以獨立,姦人之雄,宜時罷退。」
隱伏未揭發的邪惡事。《後漢書.卷三八.法雄傳》:「善政事,好發擿姦伏,盜賊稀發,吏人畏愛之。」《周書.卷三五.裴俠傳》:「俠聞之,許其自首。貴言隱費錢五百萬。俠之肅遏姦伏,皆此類也。」
1.奸邪諂媚。《管子.霸言》:「以姦佞之罪,刑天下之心。」也作「奸佞」。 2.奸邪諂媚的人。漢.王符《潛夫論.思賢》:「尊賢任能,信忠納諫,所以為安也,而闇君惡之,以為不若姦佞、闒茸、讒諛之言者,此其將亡之徵也。」也作「奸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