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 1.體力或能力差。與「強」相對。《文選.曹丕.與吳質書》:「惜其體弱,不足起其文。」宋.蘇軾〈和子由除日見寄〉詩:「但恐詩力弱,鬥健未免馘。」 2.纖柔、不夠堅強。如:「柔弱」、「弱不禁風」。唐.杜甫〈田舍〉詩:「櫸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 3.數量不足。如:「十分之一弱」、「一寸五分弱」。 4.年紀小的。唐.李白〈秋日鍊藥院鑷白髮贈元六兄林宗〉詩:「弱齡接光景,矯翼攀鴻鸞。」 [動] 1.喪失、損失。《左傳.昭公三年》:「又弱一個焉,姜其危哉!」 2.衰敗。《左傳.昭公三年》:「姜族弱矣,而媯將始昌。」 3.侵害、削弱。《左傳.襄公十七年》:「宋華閱卒,華臣弱皋比之室。」《文選.賈誼.過秦論》:「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
體力或能力等單薄、不強盛。與「強」相對。[例]軟弱、弱國、體弱多病 輕微、程度不強的。[例]微弱、弱酸 年少的。[例]弱齡 表數量不足。[例]十分之一弱
1.極言體弱無力,連衣服的重量都承受不住。《宋史.卷四五四.忠義列傳九.陳繼周》:「繼周雖弱不勝衣,而年德有以服人,士視為父兄,進止疾徐惟指呼,無敢先後。」《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近因入侍,櫛風沐雨,病勢日增,弱不勝衣,尪羸愈甚。」清.錢泳《履園叢話.卷二四.雜記下.阿文成公》:「乾隆五十四年四月,文成奉命勘荊州隄工,余時在畢秋帆尚書幕下見之,乃身裁短小,弱不勝衣,並無龍威燕頷之相也,亦奇矣哉!」 2.形容女子的嬌弱動人。《程乙本紅樓夢》第三回:「眾人見黛玉年紀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貌雖弱不勝衣,卻有一段風流態度。」
年幼而不喜歡嬉戲。《左傳.僖公九年》:「夷吾弱不好弄,能鬥不過,長亦不改。」南朝宋.顏延之〈陶徵士誄〉:「弱不好弄,長實素心。」
形容身體虛弱,連風吹都禁不住。[例]他那弱不禁風的身體,經過一年多的鍛鍊,終於變得又強又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