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 1.以紙墨摹印碑帖。通「拓」。如:「搨摹」、「搨本」。唐.王建〈原上新居〉詩一三首之一一:「古碣憑人搨,閒詩任客吟。」 2.吳語。隨便的寫寫畫畫。《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免不得是沈石田、文衡山、祝枝山搨子幾筆,便直上兩數銀子。」
[動] 流汗溼透衣服貼在身上。如:「溼透的汗衫搨在身上了!」
隨便塗抹。《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上等金面精巧的,先將禮物,求了名人詩畫,免不得是沈石田、文衡山、祝枝山搨子幾筆,便直上兩數銀子。」
將紙或絹覆於原跡之上,向光照明,先雙鉤字邊,再逐筆填墨而成的副本。至宋、元後與拓本混為一談,而沒有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