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 1.晒。同「曝」。《孟子.滕文公上》:「曾子曰:『不可。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2.顯露。宋.蘇洵〈六國論〉:「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
[動] 1.急遽、猛烈。《說文解字.日部》:「暴,疾有所趣也。」《詩經.邶風.終風》:「終風且暴,顧我則笑。」漢.鄭玄.箋:「暴,疾也。」 2.欺凌。《荀子.性惡》:「則夫彊者害弱而奪之,眾者暴寡而譁之。」 3.毀壞、蹧蹋。如:「暴殄天物」、「自暴自棄」。 4.空手搏鬥。《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宋.邢昺.疏:「空手搏虎為暴虎。」 5.鼓起、突出。如:「他氣得頭上的青筋都暴出來了。」 [形] 1.殘酷凶惡。如:「殘暴」、「暴虐」、「暴行」。 2.急躁的。《荀子.彊國》:「威有三:有道德之威者,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威者。」唐.楊倞.注:「暴察,謂暴急嚴察也。」 3.急驟的、猛烈的。如:「暴風」、「暴雨」、「暴飲暴食」。 [名] 姓。戰國時韓國有暴鳶,漢代有暴勝之。
晒。同「曝」。[例]一暴十寒 顯露。[例]暴露
急驟、猛烈。[例]暴風、暴雨、暴飲暴食 殘酷凶惡。[例]殘暴、暴虐、暴行 鼓起、突出。[例]他氣得頭上的青筋都暴出來了。 毀壞、蹧蹋。[例]暴殄天物、自暴自棄
暴瀉,劇烈的腹瀉。《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九:「但陰氣相侵已深,奴去之後,郎君腹中必當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