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鄉民聚居的地方。如:「鄉村」、「農村」。宋.陸游〈遊山西村〉詩:「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形] 粗俗、愚蠢。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老的小的,村的俏的,沒顛沒倒,勝似鬧元宵。」 [動] 頂撞,以言語羞辱人。《水滸傳》第二回:「小官人若是不當村時,較量一棒耍子。」
鄉民聚居的地方。[例]鄉村、漁村、村落 地方政府行政區域之一,在鄉之下,鄰之上,與里平行。 指具有共同特色或特定功能之聚落。[例]眷村、度假村、民俗村 粗俗、鄙陋。[例]村氣、村俗、村言
1.住在同村的人。如:「他每天清晨聞雞舞劍,三十年如一日,村人不以為怪。」《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村人道:『金榮是此間保正,家道殷富,且是做人忠厚。誰不認得?你問他則甚?』」 2.粗俗的人。《水滸傳》第五回:「你這廝村人,好沒道理!俺又不曾說甚的,便要綁縛洒家。」
1.鄉間的習俗。如:「每年鬼月家家戶戶結白綵、掛白燈,為的是驅魔避邪,乃此地特有的村俗。」 2.粗野鄙俗。《西遊記》第三一回:「那個猴子還是這等村俗,替他收了怪神,也倒不謝天恩,卻就是唱喏而退。」《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我今日雖是這些須村俗東西,卻不是為你。」也作「村紂」、「村濁」。
1.鄉間的酒店。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一折:「遠迢迢遇不著個窮親故,急煎煎覓不見個荒村務。」 2.農村。元.鄭光祖《智勇定齊》第一折:「我如今甘苦用辛勤,怎敢閑遊蕩。相伴著村務女提籃兒採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