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見「模子」、「模樣」等條。
[名] 1.範式、榜樣。如:「楷模」、「模範」。《晉書.卷四一.劉寔傳》:「可謂國之碩老,邦之宗模。」 2.姓。如宋代有模造成。 [動] 仿效。如:「模仿」。《資治通鑑.卷六五.漢紀五十七.獻帝建安十三年》:「今兄既不能法柳下惠和光同塵於內,則宜模范蠡遷化於外。」
榜樣。[例]模範、楷模 仿效。[例]模仿、模擬
仿照、仿效。[例]學習階段的小孩子很容易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
按照現成的樣子跟著做,期使與之相同。宋.歐陽修〈學書自成家說〉:「學書當自成一家之體,其模仿他人謂之奴書。」《孽海花》第三回:「一藝甫就,四處傳抄,含英社的聲譽,一天高似一天,公車士子,人人模仿,差不多成了一時風尚。」也作「模效」、「模傚」、「摹仿」、「摹傚」。
1.法式、榜樣。例:模仔。 2.依樣學習。例:模範。
用來製造器物的標準型器。例:這間店仔有賣當多做雞卵糕个模仔。(這間商店有賣很多做蛋糕的模子。)
依樣效法、仿照。例:因為模仿秀个時行,所以﹝故所﹞這下有兜人靠模仿來做節目。(因為模仿秀的流行,所以現在有些人靠模仿來做節目。)
仿照實物原形而縮小製成的樣品,通常用來展示或實驗。例:老弟從細就好收集車仔个模型。(弟弟從小就喜歡收集車子的模型。)
仿照實際的狀況。例:警察同犯人轉去犯案現場模擬該央時﹝該當時﹞个情形。(警察跟犯人回去犯案現場模擬那時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