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 1.大水漫溢。如:「氾濫」。《漢書.卷六.武帝紀》:「河水決濮陽,氾郡十六。」《明史.卷八三.河渠志一》:「明年復決陽武,氾陳州、中牟……十一州縣。」 2.泛行、漂浮。通「泛」。《國語.晉語三》:「是故氾舟於河,歸糴於晉。」晉.陸雲〈答車茂安書〉:「氾船長驅,一舉千里。」 [副] 1.廣博、普遍。通「汎」。《莊子.天下》:「墨子氾愛兼利而非鬥,其道不怒。」《楚辭.劉向.九歎.思古》:「且倘佯而氾觀。」 2.淺顯、普通。《晉書.卷四六.劉頌傳》:「雖嘗抗疏陳辭,氾論政體,猶未悉所見,指言得失。」
[名] 1.地名。春秋時鄭國邑地。南氾故地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襄城縣南;東氾故地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中牟縣南。 2.姓。如漢代有氾勝之。
→氾濫
廣大。《文選.左思.魏都賦》:「雜糅紛錯,兼該氾博。」
博愛。《莊子.天下》:「氾愛萬物,大地一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