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水面上的小波紋。《說文解字.水部》:「淪,小波為淪。」唐.韓愈〈送惠師〉詩:「崔崒沒雲表,陂陀浸湖淪。」 [動] 1.沉沒、隱沒。如:「沉淪」。《史記.卷一二.孝武本紀》:「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伏而不見。」 2.陷入、流落。如:「淪陷」、「淪落」。《淮南子.精神》:「淪於不測,入於無閒,以不同形相嬗也。」《文選.江淹.雜體詩.左記室》:「韓公淪賣藥,梅生隱市門。」 3.滅亡、喪失。如:「淪亡」、「淪喪」。唐.白居易〈贈樊著作〉詩:「每惜若人輩,身死名亦淪。」
水面上的小波紋。[例]湖淪、河淪 沉沒、隱沒。[例]沉淪、淪伏 沒落、陷入。[例]淪落、淪亡、淪喪
淪陷而滅亡。[例]戰國時期,六國抵擋不了秦國的攻勢,逐一淪亡。
淪陷而滅亡。《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秦始皇之末至二世時,日月薄食,山陵淪亡。」唐.陳子昂〈感遇〉詩三八首之二七:「朝雲無處所,荊國亦淪亡。」也作「淪滅」。
滅亡、喪失。[例]一個道德淪喪的社會,勢必會產生出許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