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 1.奪取、互不相讓。《左傳.隱公十一年》:「公孫閼與潁考叔爭車,潁考叔挾輈以走。」《北史.卷二二.長孫道生傳》:「嘗有二鵰,飛而爭肉,因以箭兩隻與晟,請射取之。」 2.較量、競爭。《書經.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3.辯論。如:「據理力爭」。《左傳.昭公六年》:「民知爭端矣,將棄禮而徵於書。」《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此難以口舌爭也。」 4.相差、差別。唐.杜荀鶴〈自遣〉詩:「百年身後一丘土,貧富高低爭幾多。」《水滸傳》第六九回:「我這行院人家坑陷了千千萬萬的人,豈爭他一個?」 5.規勸。同「諍」。《呂氏春秋.仲春紀.功名》:「關龍逢、王子比干能以要領之死,爭其上之過。」 [副] 如何。同「怎」。唐.韓偓〈哭花〉詩:「若是有情爭不哭,夜來風雨葬西施。」元.鍾嗣成〈一枝花.生居天地間套.梁州〉曲:「爭奈灰容土貌,缺齒重頤。」
互不相讓的奪取、競求。[例]競爭、分秒必爭、爭先恐後
差點、險些。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爹,是個婆婆,爭些勒殺了。」《西遊記》第二一回:「黃河浪潑徹底渾,湘江水湧翻波轉。碧天振動斗牛宮,爭些刮倒森羅殿。」也作「爭些個」、「爭些子」、「爭些兒」。
兩人相撲的遊戲。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角觝》:「角觝者,相撲之異名也,又謂之爭交。」元.無名氏《獨角牛》第三折:「我在這露臺上,跌打相搏,爭交賭籌,二年無對手了。」也稱為「角觝」、「相撲」。
怎似。宋.柳永〈清平樂.繁華錦爛〉詞:「多情爭似無情。」元.馬致遠〈哨遍.自唐晉傾亡套〉:「貧無煩惱知閑貴,譬如風浪乘舟去,爭似田園拂袖歸,本不愛爭名利,嫌貧汙耳,與鳥忘機。」也作「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