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1.法則。通「範」。《爾雅.釋詁上》:「範,常也。」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九.爾雅音義上》:「範,音犯。字或作范,同。」 2.鑄造器物的模型。通「範」。《荀子.彊國》:「刑范正,金錫美,工治巧,火齊得。」唐.楊倞.注:「刑、范,鑄劍規模之器也。」 3.姓。如宋代有范仲淹。
姓。
人名。(西元989~1052)字希文。宋名臣,吳縣人,為秀才時即以天下為己任,仁宗時官至參知政事,元昊反,以龍圖閣直學士與夏竦經略陝西,號令嚴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稱為「龍圖老子」,夏人稱為「小范老子」。喜好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故時人稱之為「范履霜」。卒諡文正。
宋天聖中張綸為泰州知縣,從范仲淹議,將已久坍廢的捍海堰,重新改築修建。修成,濱海鹼土皆成良田。後人感范仲淹倡議之功,故稱為「范公堤」。
人名。(西元前275~前204)秦末巢(今河南省睢縣南)人,項羽的謀士,輔項羽稱霸諸侯,羽中漢反間而疑范增,遂棄羽而歸,疽發於背而卒。也稱為「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