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1.地名。春秋時魯地。《左傳.僖公元年》:「公子友帥師敗莒師于酈。」晉.杜預.注:「酈,魯地。」 2.姓。如漢代有酈食其。
姓。
酈寄,漢朝人,字況,與時任北軍將軍之呂祿友善。呂后過世後,大臣欲殺諸呂以剷除外戚勢力。時太尉周勃遂挾持酈寄的父親,令酈寄騙呂祿出遊,再趁機入據北軍,誅殺呂祿。時人稱此事為「酈寄賣友」。見《漢書.卷四一.樊酈滕灌傅靳周傳.酈商》。南朝齊.丘巨源〈為尚書符荊州〉:「雖呂布販君,酈寄賣友,方之斯人,未足為酷。」
人名(?~西元527)字善長。北魏范陽(今河北省涿縣)人。曾任東荊州刺史,為政威猛。勤奮好學,歷覽奇書。著有《水經注》四十卷,文辭清麗,為兼具地理與文學價值之佳作。
人名。號廣野君,生卒年不詳。陳留高陽人,秦末辯士。曾謁沛公,說下陳留。又為劉邦說齊,下七十餘城,及韓信襲齊,齊以為受騙,遂烹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