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1.薄鋼片製成,邊緣有尖齒,用來截斷木材或鋼鐵等的工具。如:「電鋸」、「手鋸」、「鋸子」。 2.一種古代用來截斷肢體的刑具。《國語.魯語上》:「中刑用刀鋸。」三國吳.韋昭.注:「割劓用刀,斷截用鋸。」 [動] 截斷。漢.桓寬《鹽鐵論.除狹》:「或至鋸頸殺不辜而不能正。」《後漢書.卷一八.臧宮傳》:「宮夜使鋸斷城門限。」
[動] 用一種特製的兩腳鉤釘,綴合、接補破裂的陶、瓷等器具。如:「鋸碗」、「鋸盆」。
以薄金屬片製成,邊緣有高低尖齒,用來將固體材料截斷的工具。[例]電鋸、鋸子 截斷。[例]鋸斷
比喻不善應對、口才遲鈍的人。《紅樓夢》第六八回:「你又沒才幹,又沒口齒,鋸了嘴子的葫蘆,只就會一味瞎小心,圖賢良的名兒。」《文明小史》第五○回:「像我們安徽省裡這些翻譯,一聽法國話,全成了鋸了嘴的葫蘆。」也作「鋸嘴葫蘆」。
比喻不善應對、口才遲鈍的人。《文明小史》第五一回:「二人並排坐下,饒鴻生這才有了話了,不似剛才鋸嘴葫蘆的模樣了。」也作「鋸了嘴的葫蘆」。
1.用來將固體材料截斷的工具,通常以薄金屬片製成,邊緣呈高低尖齒狀。例:鋸仔。 2.以鋸子截斷某物。例:鋸斷。
用薄金屬片製成,邊緣呈銳齒狀的切割工具,主要用來鋸斷木材、石材、金屬等。例:鋸仔係木工少毋得个一種工具。(鋸子是木工少不得的一種工具。)
鋸木時所散落的細末。例:頭擺人鋸屎拿來准樵煮飯燒。(從前人利用鋸木時所散落的細屑當做柴火煮飯來燒火。)
鋸木時所散落下來的細末。例:鋸屑﹝又讀gi55 seb2 南﹞係做得回收過利用个一種再生資源。(鋸屑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一種再生資源。)
拉胡琴。例:逐日朝晨都有老人家在公園肚鋸弦仔。(每天早上都有老人家在公園裡拉胡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