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1.里巷的門。《周禮.地官.鄉大夫》:「國有大故,則令民各守其閭,以待政令。」 2.泛指門。如:「倚閭而望」。《荀子.大略》:「慶者在堂,弔者在閭。」唐.楊倞.注:「閭,門也。」 3.泛指鄉里。《新唐書.卷一九七.循吏傳.薛元賞傳》:「都市多俠少年,以黛墨鑱膚,夸詭力,剽奪坊閭。」 4.姓。如漢代有閭譚。
里巷的大門。[例]倚閭而望 泛指鄉里。[例]閭里
居於里門左側的平民。秦代以居閭左為貧弱,閭右為富強。貧弱者須執勞役及戍守。《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唐.司馬貞.索隱:「閭左謂居閭里之左也。秦時復除者居閭左,今力役凡在閭左者盡發之也。」
街巷。唐.王維〈桃源行〉:「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鄉野、民間。《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傳》:「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閭巷草野之間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為常,而無一旦之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