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 違反、背叛。通「背」。《說文解字.北部》:「北,乖也,从二人相背也。」《戰國策.齊策六》:「食人炊骨,士無反北之心,是孫臏、吳起之兵也。」
[名] 1.方位名。與「南」相對。如:「東西南北」、「漠北」。 2.敗逃的軍隊。漢.李陵〈答蘇武書〉:「斬將搴旗,追奔逐北。」 [形] 在北方或從北來的。如:「北方」、「北國」、「北風」。《詩經.邶風.北風》:「北風其涼,雨雪其雱。」 [動] 1.向北行。《呂氏春秋.孟春紀.孟春》:「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候鴈北。」 2.失敗、敗逃。如:「敗北」。《韓非子.五蠹》:「魯人從君戰,三戰三北。」 [副] 向北,表示行動的方向。如:「北上」、「北征」。晉.陸機〈漢高祖功臣頌〉:「京索既扼,引師北討。」
(一)之讀音。
北極所在的方向。與「南」相對。[例]北方、北極圈、北回歸線 失敗、敗逃。[例]敗北、追亡逐北
同「白痴」。台語「白痴」的通假字。
1.方位名。例:北片析。 2.在北方或從北來的。例:北風。 3.向北,表示行動的方向。例:坐南向北。
1.地球沿南北向的地軸旋轉,而此地軸的北端即稱「北極」。例:打魚仔个人,在海項靠看北極星來決定行向。(捕魚的人,在海上靠看北極星來決定行向。) 2.地理上指磁針大致向北的一端。例:聽講北極个冰山因為天時燒暖,開始慢慢融化了。(聽說北極的冰山因為天候暖化,開始慢慢融化了。)
北邊。例:北片个天恁烏,看起來會落大雨﹝落大水﹞。(北邊的天這麼黑,看起來會下大雨。)
一地的北方區域;相對於南部而言。例:佢人戴南部,來北部讀書。(他家住南部,來北部讀書。)
北方吹來的風;一般指寒風。例:北風起,冷天﹝寒天﹞又到了。(北風吹起,冬天又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