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1.天剛亮的時候。如:「枕戈待旦」、「通宵達旦」。《文選.左思.蜀都賦》:「晨鳧旦至,候鴈銜蘆。」 2.白天。漢.揚雄〈解嘲〉:「旦握權則為卿相,夕失勢則為匹夫。」 3.指農曆初一日。《南齊書.卷九.禮志上》:「秦人以十月旦為歲首。」《藝文類聚.卷四》:「邯鄲之民以正月之旦獻鳩於簡子。……簡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 4.(某一)日、天。如:「元旦」、「旦旦」、「一旦」。 5.光亮,明亮。〈卿雲歌〉:「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6.戲劇中扮演婦女的角色。如:「老旦」、「花旦」、「小旦」、「武旦」、「刀馬旦」。
天剛亮的時候。[例]枕戈待旦、通宵達旦 日、天。[例]元旦、一旦 一種戲劇腳色。扮演婦女,有小旦、花旦、老旦之分。
小旦、旦角。戲曲中扮演婦女的角色。清.毛奇齡《西河詞話》卷二:「但唱者祇二人,末泥主男唱,旦兒主女唱。」
1.早晚。《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聶政》:「臣幸有老母,家貧,客游以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毳以養親。」《漢書.卷一一.哀帝紀》:「臣願且得留國邸,旦夕奉問起居。俟有聖嗣,歸國守藩。」 2.比喻時間短促。《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三國演義》第二回:「陶曰:『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與閹官共飲耶!』」
比喻非常急迫危險。《三國志.卷四二.蜀書.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郤傳.孟光》:「有何旦夕之危,倒懸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