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1.古時用以寫字的小木片。如:「筆札」、「簡札」。《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上許,令尚書給筆札。」 2.書信或公文。如:「手札」、「信札」。《文選.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 3.武士冑甲上由皮革或金屬製成的甲葉。《左傳.成公十六年》:「潘尪之黨與養由基蹲甲而射之,徹七札焉。」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射則不能穿札,筆則纔記姓名。」 [動] 因災禍而死。《左傳.昭公四年》:「癘疾不降,民不夭札。」
古時用以寫字的小木片。今泛指書信、文件。[例]手札、信札、書札
位於西藏日喀則城西都布山前的佛寺。為後藏的首寺,班禪喇嘛的駐地。
官府下行的文書。《水滸傳》第一七回:「前日留守司又差人行札付到來,又經著仰尉司並緝捕觀察,杖限跟捉,未曾得獲。」也作「劄付」。
官府中的往來文書。《水滸傳》第一六回:「這獻生辰綱的札子內,另修一封書在中間,太師跟前重重保你。」《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七回:「他叫做藍寶堂,得了札子到差之後,便去見總督。」也作「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