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1.木料、樹幹。如:「木材」。《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2.原料、可供製造的物料。如:「藥材」、「器材」、「建材」、「鋼材」。 3.棺材的簡稱。如:「壽材」。《紅樓夢》第一一六回:「我為是好幾口材都要帶回去。」 4.資料。如:「教材」、「題材」、「素材」。 5.資質、能力。如:「因材施教」。《左傳.隱公五年》:「其材不足以備器用,則君不舉也。」 6.有才能的人。如:「人材」。三國魏.曹植〈贈丁翼〉詩:「大國多良材,譬海出明珠。」 [量] 1.計算木材體積的單位。宋.李誡《營造法式.卷四.材》:「凡構屋之制,皆以材為祖。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 2.臺灣地區用來計算某些建材體積或面積的單位。如:「今天工地共進了三百材櫸木和三分厚的玻璃兩百材。」也作「才」。 [動] 處置、安排。通「裁」。《國語.鄭語》:「計億事,材兆物。」
木料、樹幹。[例]木材、美木良材 原料、物料。[例]建材、器材、藥材 資料。[例]題材、教材、素材 資質、能力。[例]因材施教 棺材。[例]壽材 量詞。計算某些建材體積或面積的單位。[例]今天工地共進了三百材櫸木和三分厚的玻璃兩百材。
1.有才能的人。《左傳.文公十六年》:「國之材人,無不事也。」也稱為「材士」。 2.宮中女官的名稱。於漢代時始設置。漢.傅毅〈舞賦〉:「材人之窮觀,天下之至妙。」也作「才人」。
才能技藝。《荀子.王制》:「案謹募選閱材伎之士,然後漸慶賞以先之。」
棺木。《金瓶梅》第七七回:「男花女花都沒有,只靠他門外侄兒那里養活。材兒也是我這里替他備下的,這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