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 1.光明的、明亮的。如:「目光炯炯」、「炯炯有神」。唐.柳宗元〈答吳武陵論非國語書〉:「一觀其文,心朗目舒,炯若深井之下,仰視白日之正中也。」宋.陸游〈雪中獨酌〉詩:「莫驚醉眼炯如電,假鉞猶堪行督戰。」 2.明白的、顯著的。《三國志.卷六五.吳書.賀邵傳》:「此當世之明鑒,目前之炯戒也。」
明亮、光明。[例]炯心、目光炯炯 明白、顯著。[例]炯戒、炯鑒
光明磊落的心地。唐.李白〈感興〉詩六首之五:「高節不可奪,炯心如凝丹。」
1.光明、光亮。宋.周邦彥〈蝶戀花.月皎驚烏栖不定〉詞:「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綿冷。」《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杜少卿看那先生細瘦,通眉長爪,雙眸炯炯,知他不是庸流,便也一見如故。」 2.明察。清.龔自珍〈戒將歸文〉:「精炯炯其獨寤兮,物溫溫其燭楹。拂清輝而不御兮,嫌太陰之尚墮乎。」 3.張目不眠。三國魏.陳琳〈止欲賦〉:「宵炯炯以不寐,晝舍食而忘飢。」
形容人眼睛明亮而有精神。如:「他神情嚴肅,兩眼炯炯有光,給人威武、不輕易屈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