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1.水邊的低地。《左傳.襄公二十五年》:「町原防,牧隰皋。」《漢書.卷五一.賈山傳》:「江皋河瀕,雖有惡種,無不猥大。」 2.水田。《文選.潘岳.秋興賦》:「耕東皋之沃壤兮,輸黍稷之餘稅。」唐.李善.注:「水田曰皋。」 3.高地。《楚辭.屈原.九章.涉江》:「步余馬兮山皋,邸余車兮方林。」 4.姓。如漢代有皋誨。 [形] 高大。通「高」。《禮記.明堂位》:「大廟天子明堂,庫門天子皋門。」 [助] 置於句首,表示拉長而緩慢的語氣。《禮記.禮運》:「及其死也,升屋而號,告曰:『皋!某復!』」
水邊的低地。[例]江皋
1.水澤旁邊,平而溼的地方。《莊子.知北遊》:「山林與?皋壤與?使我欣欣然而樂與?」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物色》:「若乃山林皋壤,實文思之奧府,略語則闕,詳說則繁。然屈平所以能洞監風騷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2.指卑賤或隱逸者的住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故有志深軒冕,而泛詠皋壤。」
虎皮。[例]「佩虎符,坐皋比」是古人用來形容武將的氣派。
1.虎皮。《左傳.莊公十年》:「自雩門竊出,蒙皋比而先犯之。」晉.杜預.注:「皋比,虎皮。」 2.虎皮的座席。後指教師的講席。唐.戴叔倫〈寄禪師寺華上人次韻〉:「猊坐翻蕭瑟,皋比喜接連。」 3.武將的座席。明.劉基〈賣柑者言〉:「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