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 1.應對、回覆別人的問題。如:「回答」、「答覆」、「笑而不答」。 2.接受他人的恩惠而加以回報。如:「報答」、「答謝」。
[動] 1.應允、對答。如:「答應」。 2.理睬、打招呼。如:「答理」。 [擬] 參見「答答」條。 [名] 姓。如古代有陶邑大夫答子,為答姓之始。
應對、回覆別人的問題。[例]回答、答覆、笑而不答 回報他人的恩惠。[例]報答、答謝
對答、理睬。[例]答應、答理
回信。如:「收到你的答信,甚為欣慰。」
(1)回答,報答,應答。
應對、回覆別人的問題。接受他人的恩惠而加以回報。
kā人回禮。
鬥嘴或爭辯。原是民間曲藝一說一答的說唱,後來演變為相聲,也叫做「拍喙鼓」(phah-tshuì-kóo)。
嘴炮
1.回覆、回應。例:回答。 2.回報、報禮。例:答識人禮。
應許、允許、同意。例:今晡日當翕熱,阿姆答應﹝又讀dab21 en53大﹞分𠊎去泅水。(今天很悶熱,媽媽答應讓我去游泳。)
受人利益或招待而表示謝意、感謝。例:阿公做生日,盡多人客送等路,阿爸緊答謝緊頷頭。(爺爺過生日,很多客人送禮物,爸爸一直忙著答謝忙著點頭。)
舊識有紅白喜事,彼此包禮回謝,是情誼之間的酬答。例:天光日老朋友做生日,愛記得答識佢。(明天老朋友做生日,要記得包禮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