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之又音。
[名] 1.彩色的絲織品。《說文解字.糸部》:「繻,繒采色也。」 2.精緻細密的絲織品。《抱朴子.外篇.疾謬》:「舉足不離綺繻紈褲之側,游步不去勢利酒客之門。」 3.古代以割裂的繻,作為出入關隘的憑證。《漢書.卷六十四.終軍傳下》:「步入關,關吏予軍繻。」顏師古注引蘇林曰:「繻,帛邊也。舊關出入皆以傳,傳須(煩),因裂繻頭合以為符信也。」唐.元稹〈奉和權相公行次臨闕驛逢鄭僕射相公歸朝俄頃分途因以奉贈詩十四韻〉:「棧閣纔傾蓋,關門已合繻。」
出入關隘的布質信物。入關留其一半,出關時比合。明.凌濛初《紅拂記》第三齣:「見天下將亂,嘗廣蓄貲財,規造繻券。或龍戰二三載,意欲建少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