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1.樂事、興趣。《楚辭.王逸.九思.逢尤》:「心煩憒兮意無聊,嚴載駕兮出戲遊。」漢.王延壽.注:「聊,樂也。」 2.姓。如漢代有聊倉。 [動] 1.藉、依賴。如:「民不聊生」。《文選.王粲.登樓賦》:「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 2.閒談。如:「聊天」、「閒聊」。 [副] 姑且、暫且。如:「聊備一格」、「聊表寸心」。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詩六○首之三五:「無力買田聊種水,近來湖面亦收租。」
閒談。[例]聊天、閒聊 稍微、姑且。[例]聊備一格、聊表寸心、聊表心意 憑藉、依賴。[例]無聊、民不聊生、百無聊賴
姑且。《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列傳》:「留瀛洲而採芝兮,聊且以乎長生。」三國魏.曹植〈贈徐幹〉詩:「聊且夜行游,游彼雙闕間。」
姑且這樣度過一年。比喻逍遙自在地度日。《左傳.襄公二十一年》:「人謂叔向曰:『子離於罪,其為不知乎?』叔向曰:『與其死亡若何?詩曰:「優哉游哉,聊以卒歲」,知也。』」唐.楊烱〈飛鳥縣主簿蕭文裕贊〉:「文裕就列,明經擢第,優哉游哉,聊以卒歲。」後亦指勉強度日。《舊唐書.卷八八.列傳.韋思謙》:「加以讒邪兇黨來俊臣之屬,妄執威權,恣行枉陷,正直之伍,死亡為憂,道路以目,人無固志,罕有執不撓之懷,殉至公之節,偷安苟免,聊以卒歲。」
姑且搪塞,以示盡責。常用作自謙之辭。《紅樓夢》第一八回:「今夜聊以塞責,不負斯景而已。」《隋唐演義》第三九回:「後主道:『臣近來情景不暢,無興作詩;只有寄侍兒碧玉與小牕詩兩首,聊以塞責,望陛下勿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