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 1.伸展。如:「舒手舒腳」、「舒眉弄眼」。 2.宣洩、抒發。如:「舒懷」。《楚辭.屈原.九章.思美人》:「申旦以舒中情兮,志忱菀而莫達。」《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 [形] 1.遲緩、從容不迫。《詩經.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唐.柳宗元〈游黃溪記〉:「又南一里,至大冥之川,山舒水緩,有土田。」 2.安適、舒暢。如:「舒泰」、「舒服」。《文選.張衡.西京賦》:「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 [名] 姓。如唐代有舒元輿。
伸展。[例]舒展、舒翼、舒眉 遲緩、從容不迫。[例]山舒水緩 安適、暢快。[例]舒泰、舒服、舒暢 姓。
人名。(西元1797~1828)奧地利作曲家。因首創藝術歌曲,且作品甚多,被譽為「歌曲之王」。代表作有〈魔王〉、〈雲雀歌〉、〈聖母頌〉、〈小夜曲〉、〈搖籃曲〉等。也譯作「修伯特」。
1.張開或捲起。唐.元稹〈春晚寄楊十二兼呈趙八〉詩:「傾尊就殘酌,舒卷續微吟。」 2.志向的伸展與退藏。《晉書.卷一.宣帝紀》:「和光同塵,與時舒卷。」《文選.潘岳.西征賦》:「孔隨時以行藏,蘧與國而舒卷。」
舒暢平和。[例]聽了他的解釋後,內心舒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