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1.畫圓的器具。《玉篇.夫部》:「規,正圜之器也。」如:「圓規」、「兩腳規」。 2.法度、條文。如:「條規」、「校規」、「法規」、「教規」。 3.成例。如:「墨守成規」、「革除陋規」。 4.姓。如明代有規恂。 [動] 1.謀劃、謀求。《商君書.錯法》:「是以明君之使其民也,使必盡力以規其功。」宋.蘇軾〈相度準備賑濟第三狀〉:「各欲廣行收糴,以規厚利。」 2.矯正、勸勉。如:「規過勸善」。《左傳.昭公十六年》:「是先無刑罰也,子寧以他規我。」 3.效法。唐.韓愈〈進學解〉:「上規姚姒,渾渾無涯。」
畫圓的器具。[例]圓規、兩腳規 法度、條文。[例]條規、校規、法規 成例。[例]墨守成規、革除陋規 謀劃、計劃。[例]規劃 矯正、勸勉。[例]規勸
1.以利來勸誘。《莊子.盜跖》:「夫可規以利而可諫以言者,皆愚陋恆民之謂耳。」 2.圖利。宋.歐陽修〈論均稅劄子〉:「蓋均稅非以規利,而本以便民。」
供大家共同遵守的條文規定。[例]遵守交通規則,才能確保交通安全。 具有一定形式、規律的。[例]工人依一定的間距,很有規則的鋪設枕木。
1.典式、法則,共同遵守的條文規範。如:「大家應遵守交通規則。」唐.李群玉〈湘中別成威闍黎〉詩:「至哉彼上人,冰霜凜規則。」 2.定式的、有規律的。如:「正常人的心臟呈規則的跳動。」
1.法度、條文。例:校規。 2.矯正、勸勉。例:規勸。 3.禮法。例:規矩。
以正言勸戒,期能改正錯誤。例:別人个規勸聽入耳,對自家總有越來越好。(別人的規勸聽得進去,對自己總會越來越好。)
1.制定規則,做為行為的規範。例:班會決定个規定,需要大家共下遵守正會發揮功能。(班會決定的規定,需要大家共同遵守才會發揮功能。) 2.制定規則。例:公司規定員工朝晨九點以前愛到辦公室。(公司規定員工早上九點之前要進辦公室。)
規則、條律。例:生活有規律,身體會越來越好。(生活有規律,身體會越來越好。)
1.畫圓畫方的工具。例:老師傅用規矩摎墨索,一下仔就畫出需要个東西。(老師傅用規矩和墨繩,一下子就畫出需要的東西。) 2.依循禮法,行為端正老實。例:做人知規矩,進退斯較毋會出麼个問題。(做人知道規矩,進退就比較不會出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