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之又音。
[名] 1.母鳥。《說文解字.隹部》:「雌,鳥母也。」《詩經.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2.特稱女性。唐.李白〈雙燕離〉詩:「憔悴一身在,孀雌憶故雄。」 3.形容聲音柔細。唐.韓愈〈病中贈張十八〉詩:「雌聲吐款要,酒壺綴羊腔。」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七:「韓魏公聲雌,文潞公步碎。」 [形] 1.陰性的、母的。與「雄」相對。如:「雌雄」、「雌蕊」、「雌兔」。 2.柔弱的。《淮南子.原道》:「是故聖人守清道而抱雌節。」漢.高誘.注:「雌,柔弱也。」 [動] 通「齜」。參見「雌牙露嘴」條。
陰性、母的。與「雄」相對。[例]雌雄、雌蕊、雌兔
比喻遭人拒絕,碰了釘子。《醒世姻緣傳》第三二回:「晁無晏雌了一頭灰,沒顏落色的往家裡去了。」
母雞趴在窩裡。比喻屈居人下,不得發展。語出《後漢書.卷二十七.趙典傳》。[例]以他的理想,那甘雌伏?若有機會必然一展雄心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