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字有多種讀音。大國文字原為一字一形體,一字音,一字義。後來,社會因時代的遞嬗,而越趨複雜,語言有了變化,起初的文字不敷應用,原字形也產生變化。其中,文字因不夠使用,或因地域不同,或因訛讀的影響,字音也有改變,一字多音就這樣發展起來,包括正讀與又讀、語音與讀音、歧音異義等三類字。[△] 破音字、歧音字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一個字有多種讀音。中國文字原為一字一形體,一字音,一字義。後來,社會因時代的遞嬗,而越趨複雜,語言有了變化,起初的文字不敷應用,原字形也產生變化。其中,文字因不夠使用,或因地域不同,或因訛讀的影響,字音也有改變,一字多音就這樣發展起來。也稱為「破音字」、「歧音字」。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