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帛或紙張的寬度。[例]布幅、幅面
泛指寬度、範圍。[例]振幅、調幅、幅員
文章的分量。[例]篇幅
布帛、衣服等的邊緣。[例]邊幅
量詞。計算圖畫、布帛等平面物的單位。[例]一幅畫、三幅掛圖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行縢。即綁腿。《廣韻.入聲.職韻》:「幅,行縢名。」《左傳.桓公二年》:「帶裳幅舄。」
名
布帛或紙張的寬度。《左傳.襄公二十八年》:「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為之制度,使無遷也。」
泛指寬度。如:「振幅」、「幅員廣闊」。
文章或書畫的分量。如:「篇幅」。
布帛、衣服的邊緣。如:「邊幅」。《儀禮.喪服》:「凡衰外削幅,裳內削幅。」唐.賈公彥.疏:「云衰外削幅者,謂縫之邊幅向外,裳內削幅者,亦謂縫之邊幅向內。」
量詞。計算圖畫、布帛等平面物的單位。如:「一幅畫」、「三幅掛圖」、「她用兩幅布做了條床單。」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