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得意忘形」。見「得意忘形」(二)。01.宋.歐陽修〈盤車圖〉詩:「古畫畫意不畫形、梅詩詠物無隱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見詩如見畫。」
參考詞語:「得意忘形」
此處所列為「得意忘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晉書.卷四九.阮籍列傳》載、晉代的文學家阮籍、是個性格豪放、不拘禮教的人。他博學多聞、也有為國效力的壯志。但因生活在改朝換代的動亂時代、無法一展抱負、對統治者的作法也相當不滿。於是隱居山林、不參與任何事務、平常不是閉門讀書、就是遊山玩水、也常和嵇康、王戎等幾個好友在竹林裡喝酒、彈琴、吟詩、喧鬧、而有「竹林七賢」之稱。興致高昂之時、常常手舞足蹈、大叫大笑、忘了自己。後來「得意忘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高興過頭、舉止失去常態。(二)李邕是唐代知名的書法家、他學習晉代王羲之、鍾繇等大書法家的筆法、筆力雄健勁拔、善寫行楷、自成一格。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剛開始接觸李邕的字時、並不十分欣賞他的風格、但後來愈看愈喜歡、還從中習得不少筆法、因此寫下〈李邕書〉這篇文章、描述自己對李邕書法的感受。他從李邕的書法中、看到了王羲之、鍾繇等大書法家的風格、領悟到書法的傳承性、可以透過一個人的筆法學到其他人的精華、對技藝的增長十分有幫助。但他也強調、自己雖然受到李邕的影響、但書寫形式並不完全相同、而是取其精髓。後來「得意忘形」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得其意而忘其形」演變而出、指文學藝術創作上、取其精神而捨其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