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人利己
ㄙㄨㄣˇ ㄖㄣˊ ㄌㄧˋ ㄐㄧˇ
使別人蒙受損失而讓自己得到利益。※語或本《舊唐書.卷八八.列傳.陸元方》。
用法
使別人蒙受損失而讓自己得到利益。
例句
- 他盡做些損人利己的事、這種惡劣行為令人討厭。
- 損人利己的談判方式、無法為雙方創造最大效益。
- 透過損人利己的手段來累積財富、終究不是正道呀!
-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你不該做出那些損人利己的事來。
- 無論是對誰、他都不該有損人利己的想法、更何況是自己的工作夥伴!
- 與其成天想著損人利己、一夕致富、不如好好地培養自己的競爭能力。
辨識
參考詞語:「損人益己、損人肥己、損人不利己、利己損人、損己利人、損己益人」
典故說明
典源原或作「損人益己」。唐代陸象先、蘇州吳縣人。本名景初、是陸元方的兒子、少年時便有才識度量。曾擔任揚州參軍、後來被吏部侍郎吉頊拔擢為洛陽尉。唐玄宗先天二年(西元713年)時被外放到益州(今四川)、擔任大都督府長史、兼劍南道按察使。在任時、一直都是以寬厚仁德來治理政務、但管理軍事的司馬官韋抱真則勸他要使用杖罰來建立自己的威望、否則底下的部屬可能會變得懈怠懶惰、無所畏懼。陸象先則表示治理政務依理而行即可、何必用嚴厲的刑罰來樹立自己的威望。損害別人而讓自己獲得好處、並不是講求仁愛寬恕者所該有的行為。後來「損人利己」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使別人蒙受損失而讓自己得到利益。其實這一語義、早在《戰國策》中就已經出現。《戰國策.燕策三》記載了一則古諺語:「厚者不毀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意思是仁厚的人、不以毀謗和危害他人、來獲得利益、成就名聲。
書證
-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做的個上梁不正、只待要損人利己惹人憎。」
- 元.高文秀《諕范叔》第四折:「則為你損人利己使心機、圖著個甚的?」
- 《古今小說.卷九.裴晉公義還原配》:「此乃他人遺失之物、我豈可損人利己、壞了心術、乃坐而守之。」
- 明.韓邦奇〈見聞考隨錄〉:「小過不及則有之、至於逆天拂經、損人利己之事必無矣。」
- 《官話指南.卷二.官商吐實》:「那本是損人利己的買賣、怎麼能長享富貴呢?」
- 清.魏源〈湖廣水利論〉:「損人利己且不可、況損人並損己乎?」
《成語典》版本編號:2020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