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原本的樣子。語本唐.劉禹錫〈砥石賦〉。後用「故態復萌」形容老毛病又犯了。
形容老毛病又犯了。
用在「重拾舊習」的表述上。
反義:痛改前非
參考詞語:「故態復還、故態復作、復為故態、舊態復萌、故態萌」
「故態復萌」典源作「故態復還」。劉禹錫(西元772∼842)、字夢得、唐彭城人、生卒年不詳。貞元九年進士、後為監察御史。因參加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晚年曾為太子賓客、故亦稱為「劉賓客」。劉氏擅長詩文、與白居易為好友、詩名相當、並稱「劉白」。賦體演變到了唐代、重要性已經被詩所取代、不過仍有一些詩人以散體賦、騷體賦和俳賦的形式、創作了不少托物言志、抒情詠懷的短賦佳作。〈砥石賦〉便是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時、作以自勉。文中自述有一把寶劍、本來非常鋒利、被貶朗州之後、因為南方氣候潮濕、以致寶劍生鏽、甚至拔不出來。有一位朋友知道了、就送給劉禹錫一塊磨刀石。劉禹錫用這塊磨刀石砥勵寶劍、磨去鐵鏽、讓寶劍恢復原來的面貌。劉禹錫又把人世的順逆際遇都當成自己的砥石、勉勵自己要克服困境、磨去自身的缺點、成為賢能的人。後來「故態復萌」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老毛病又犯了。出現「故態復萌」的書證如明.梅鼎祚《玉合記》第二九齣:「不欺師父、韓郎遣信到此、不覺故態復萌、情緣難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