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築牆時立在牆面兩端的木柱。[例]楨幹
植物名。木犀科,常綠灌木或喬木。高丈餘,葉呈卵形,皮質厚而有光澤,夏日開白花,果實橢圓而黑,可入藥。材質可供造船、建築及觀賞用。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名
古代築牆時立在兩端的木柱。《爾雅.釋詁下》:「楨,榦也。」清.郝懿行.義疏:「舍人曰:『楨,正也。築牆所立兩木也。』」
支柱、主幹。《詩經.大雅.文王》:「王國克生,維周之楨。」唐.皮日休〈文中子碑〉:「先生門人,為唐之楨。」
植物名。木犀科女貞屬,常綠灌木或喬木。高丈餘,葉卵形,質厚而有光澤。圓錐花序頂生,夏日開花,花冠白色,裂片四枚,花冠筒與裂片近等長,雄蕊二枚。核果橢圓而黑,可入藥。也稱為「女貞」、「貞木」。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