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物盛則衰

ㄨˋ ㄕㄥˋ ㄗㄜˊ ㄕㄨㄞ
  1. 事物發展到極點,則必然走向衰亡。《戰國策.秦策三》:「物盛則衰,天之常數也;進退盈縮變化,聖人之常道也。」《史記.卷一○四.田叔傳》:「夫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地之常也。」也作「物極則衰」。

物盛則衰

ㄨˋ ㄕㄥˋ ㄗㄜˊ ㄕㄨㄞ

猶「物極必反」。見「物極必反」條。01.《戰國策.秦策三》:「物盛則衰,天之常數也;進退、盈縮、變化,聖人之常道也。」02.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八三.中山玉櫃服氣消三蟲訣》注:「日中則移,月滿則虧,樂極悲來,物盛則衰,有生死是天地人之常數也。」 

用法

01.《戰國策.秦策三》:「物盛則衰,天之常數也;進退、盈縮、變化,聖人之常道也。」 02.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八三.中山玉櫃服氣消三蟲訣》注:「日中則移,月滿則虧,樂極悲來,物盛則衰,有生死是天地人之常數也。」

辨識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物極必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文子》一書作者文子,據傳為春秋時晉國人,大約和孔子同一時代,為老子弟子。《文子.九守》中講述:天地運行的自然法則發展到極限,就會朝相反的另一方轉化,過於自滿則會招致損害,像日月盈虧一樣,是不變道理。古代聖明的天子待人謙沖和善不敢自滿,像容納百川匯注的谿谷,接受來自各方的批評及建言,功業和德行才能不衰退,這就是天道。另外在《文子.上禮》亦有相同的說法:天地萬物循環的道理發展到了極限,就會朝相反的方向轉化,過分盈滿就會有所損害。後來「物極必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物發展到極點,必然會轉向發展。


有提到「物盛則衰」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