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對上、卑對尊或民眾對官署的陳述。[例]稟告、稟報、稟明原委
承受。[例]稟承、稟命、稟受
天賦的資質。[例]天生異稟
穀倉。通「廩」。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40821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一)之又音。
名
天賦的資質。如:「天賦異稟」。宋.朱熹〈大學章句序〉:「然其氣質之稟或不能齊,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
動
承受。《書經.說命》:「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稟令。」漢.孔安國.傳:「稟,受也。」《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先王所稟於天地,以為其民也。」
下對上、卑對尊、或民眾對官署的陳述。如:「稟告」、「稟明原委」。《宋書.卷四二.列傳.劉穆之》:「賓客輻輳,求訴百端,內外諮稟,盈階滿室。」《儒林外史》第一回:「翟頭役稟過了本官,那知縣時仁,發出二十四兩銀子來。」
穀倉。通「廩」。《新唐書.卷八四.李密傳》:「今稟無見糧,難以持久。」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