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舍或精緻優雅的房舍。《後漢書.卷五三.姜肱傳》:「盜聞而感悔,後乃就精廬,求見徵君。」《魏書.卷八四.儒林傳.平恒傳》:「乃別構精廬,并置經籍於其中。」
寺廟。《北齊書.卷三四.楊愔傳》:「州內有愔家舊佛寺,入精廬禮拜,見太傅容像,悲感慟哭。」唐.賈島〈宿山寺〉詩:「眾岫聳寒色,精廬向此分。」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41225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