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指草叢生而茂盛的樣子。後引申為聚集。[例]人文薈萃
同類、群類。[例]出類拔萃
《易經》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兌(☱)上。表示聚合亨通的意思。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503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形
草叢生茂盛的樣子。《集韻.去聲.泰韻》:「萃,艸盛貌。」
勞苦、憔悴。通「顇」。《荀子.富國》:「勞苦頓萃而愈無功。」漢.王充《論衡.異虛》:「睹秋之零實,知冬之枯萃。」
動
棲息、停止。《詩經.陳風.墓門》:「墓門有梅,有鴞萃止。」
聚集。如:「人文薈萃」。《左傳.宣公十二年》:「楚師方壯,若萃於我,我師必盡,不如收而去之。」《楚辭.屈原.天問》:「蒼鳥群飛,孰使萃之?」
名
同類、群類。如:「出類拔萃」。《文選.陸機.謝平原內史表》:「擢自群萃,累蒙榮進。」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