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去、掉落。[例]蛻皮、蛻殼
變化。[例]蛻化、蛻變
動物所脫去的皮膚或外殼。[例]蟬蛻、蛇蛻
道家指修道成仙,魂魄飛離,遺留空軀殼的過程。後借指死亡。[例]蛻化成仙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40821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動
脫去、掉落。如:「蛻皮」。《淮南子.說林》:「蟬飲而不食,三十日而蛻。」三國魏.曹植〈神龜賦〉:「蛇折鱗于平皋,龍蛻骨于深谷。」
變化。如:「蛻化」。
道家稱修道成仙,魂魄飛離,空遺身軀為「蛻」。後亦指人死。《抱朴子.內篇.論仙》:「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尸解仙。」宋.蘇軾〈和陶詠二疏〉詩:「已蛻則兩忘,身後誰毀譽。」
名
動物所脫下的皮膚或外殼。如:「蟬蛻」、「蛇蛻」。.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三九.蟲部.蠶》:「蠶之屎曰沙,皮曰蛻。」
參見「蛻變」條。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