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頑冥沒有性靈的石頭都點頭了。比喻說理透澈,使人心服。語本《蓮社高賢傳.道生法師》。
01.《五燈會元.卷一七.保寧圓璣法師》:「雙眉本來自橫,鼻孔本來自直。直饒說得天花亂墜,頑石點頭,筭來多虛不如少實。」 02.明.張岱《瑯嬛文集.卷六.祭祁文載文》:「舊歲與岱偶談禪理,闡揚佛法,真能使頑石點頭。」 03.清.蔣士銓《香祖樓》第三二齣:「陛下這番勸化,可令頑石點頭,泥牛轉磨矣。」 04.《野叟曝言》第一一回:「文相公這一番議論,真可使頑石點頭,勝如藥餌百倍!了緣師之病,大約可以霍然矣!」
比喻說理透澈,使人心服。
參考詞語:「石點頭」
晉朝時有一位道生法師,當時《涅槃經》剛傳入中國,接受的人不多,他就到蘇州虎丘山隱居,鑽研佛法。傳說他曾在山中搬了一些石頭,排列整齊後,把這些石頭當作學生,每天不厭其煩地講述《涅槃經》。道生法師因為主張眾生皆可成佛,所以對沒有反應的石頭,依舊滔滔不絕地講解。一段日子後,道生法師問說:「你們覺得我的解釋是否和《涅槃經》的原意契合呢?」石頭們竟然個個都點起頭來了。後來「頑石點頭」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說理透澈,使人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