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思量達到細微的程度。※語或出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二.杜少陵詩》。後用「體貼入微」形容對人的關懷與照顧,十分細緻周到。
01.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二.杜少陵詩》:「至於尋常寫景,不必有意驚人,而體貼入微,亦復人不能到。」(源) 02.《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八回:「澄波道:『……做買賣的人,只要心平點,少看點利錢,那些貧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這可謂體貼入微了。』」 03.《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九回:「看那詞是:『……只恐瞢騰傷玉體,教人憐惜渾無計。』我道:『這卻全在美人心意上著想,倒也體貼入微。』」 04.《啼笑因緣》第七回:「你真聰明。不但唱得好,而且是體貼入微哩!」
形容對人的關懷與照顧,十分細緻周到。
近義:無微不至
反義:視若無睹
參考詞語:「體恤入微、體物入微、體貼入妙」
趙翼(西元1727∼1814),字耘松,號甌北,江蘇陽湖人,是清代詩人及史學家。他的詩與袁枚、蔣士銓齊名,合稱「乾隆三大家」。論詩重「性靈」,主張創新,與袁枚接近。他反對明代時的復古傾向,也不滿沈德潛等人的「神韻說」及「格調說」。所著《甌北詩話》,系統地評論了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蘇軾、陸游、元好問、高啟、吳偉業、查慎行等十家詩。在評論杜甫詩作的文章中,他認為杜甫的詩,表現了他個性中本有的性靈,完盡地表達了詩的意境,往往是其他人所無法達到的。另外部分寫景的詩,即使未必是所要表達的意境,然而因為竭意地摹寫,反而令人讀來印象深刻難忘,感覺奇險至極。至於一般的寫景,雖不一定有刻意驚人的詩句,但那體會、思量所達到的細微程度,卻也是其他人無法表現的。在這裡趙翼就用了「體貼入微」來形容這種藝術創作的境界。後來「體貼入微」常被引用來形容對人的關懷與照顧,十分細緻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