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一跌不振

ㄧ ㄉㄧㄝˊ ㄅㄨˋ ㄓㄣˋ (變) ㄧˋ ㄉㄧㄝˊ ㄅㄨˊ ㄓㄣˋ

蹶、跌。「一跌不振」即「一蹶不振」。見「一蹶不振」條。01.宋.倪思《經鉏堂雜志.卷四.論君子小人其一二》:「物理循環、否泰不常、今日之得、安知不旋踵而失?小人一跌不振、何可勝數!」02.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房次律為宰相、當中原始亂時、雖無大功、亦無甚顯過、罷黜蓋非其罪。一跌不振、遂至于死、世多哀之。」 

辨識

參考詞語:「一蹶不振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一蹶不振」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西漢劉向所撰《說苑》一書、記錄軼聞瑣事、雜以議論、以儒家思想為指歸、闡明國家興亡、政治得失之理、以為後世鑒戒。〈談叢〉這篇是各家名言彙編、其中「一噎之故、絕穀不食;一蹶之故、卻足不行」、本於《淮南子.脩務》:「今以為學者之有過而非學者、則是以一飽之故、絕穀不食;以一蹪之難、輟足不行。惑也。」大意是:現在因為有的學者有過錯就詆毀所有的學者、不再學習、就像一旦被飯噎到、便不再吃飯、跌了一跤、就畏縮不敢再向前走。這未免太糊塗了。後來「一蹶不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一遭受挫敗、就再也不能振作起來。

書證

  1. 宋.倪思《經鉏堂雜志.卷四.論君子小人其一二》:「物理循環、否泰不常、今日之得、安知不旋踵而失?小人一跌不振、何可勝數!」
  2. 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房次律為宰相、當中原始亂時、雖無大功、亦無甚顯過、罷黜蓋非其罪。一跌不振、遂至于死、世多哀之。」

在其他地方搜尋「一跌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