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井井不亂

ㄐㄧㄥˇ ㄐㄧㄥˇ ㄅㄨˋ ㄌㄨㄢˋ (變) ㄐㄧㄥˇ ㄐㄧㄥˇ ㄅㄨˊ ㄌㄨㄢˋ

猶「井井有條」。見「井井有條」條。01.宋.朱熹〈答陸子美〉其一:「向下所說許多道理條貫脈絡、井井不亂。」 

辨識

參考詞語:「井井有條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井井有條」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井井有條」原作「井井有理」。荀子、西元前313∼前238、戰國時趙人、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其學說本於孔子、主張禮治、提倡性惡之說、與孟子之性善說相對。《荀子》此篇主要在論述大儒對於當世的作用、另外還論述了聖人、君子、勁士、雅儒、小儒、俗儒等幾類人的德行、並且強調學習與法度的重要。一個人能夠清清楚楚地做事有次序、有條理、端莊肅穆地使自己受尊敬、能有始有終而堅定不移、長久安穩而感到滿意知足、熱衷於堅守道德禮義且不感疲乏、運用英明的智慧洞察一切、一絲不苟地遵行禮法、掌握禮儀制度而安泰自若、會為別人的善言善行而感到溫馨快樂、也會因為別人不守名分而感到憂心忡忡、如果可以做到這些、就可以稱為聖人了。後來「井井有條」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整齊有序、條理分明出現井井有條」的書證如宋.樓鑰〈周伯範墓誌銘〉:「經理家務、井井有條;時出其餘、以周人之急。」

書證

  1. 宋.朱熹〈答陸子美〉其一:「向下所說許多道理、條貫脈絡、井井不亂。」

在其他地方搜尋「井井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