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交臂失之

ㄐㄧㄠ ㄅㄧˋ ㄕ ㄓ
  1. 語本《莊子.田子方》:「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與?」指錯失機會。《三國演義》第一四回:「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也作「失之交臂」、「失諸交臂」。

交臂失之

ㄐㄧㄠ ㄅㄧˋ ㄕ ㄓ

即「失之交臂」。見「失之交臂」條。01.《莊子.田子方》:「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與!」(源)02.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三.灤陽消夏錄三》:「士大夫好奇,往往為此輩所累。即真仙真佛,吾甯交臂失之。」

辨識

參考詞語:「失之交臂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失之交臂」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失之交臂」原作「交臂失之」。顏淵在孔子弟子中最為賢良,雖然貧困,卻不受外在環境影響,依然奮發好學,在孔門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裡,名列於德行科。在《莊子.田子方》中,曾用他們師生為例,來說明道家自然無為的道理。文章中記載了孔子和顏淵的一段對話。顏淵認為孔子做什麼,他也跟著做什麼,但是卻發現某些地方是無法模仿、跟上腳步的,因此不解地向孔子請教。孔子就向顏淵解釋:「那是因為我循自然運行的腳步前進,本來就沒有固定的一點。你如果用一定的標準要來做比較,當然會和我手臂相擦而過,明明是擦身相近卻難以見面。這就好像所尋找對象不在了,你卻拼命去找,和到已空無一人的市集中去買馬是一樣的,你怎麼買得到?」。後來「失之交臂」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錯失機會出現失之交臂」的書證如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一》:「用人者不務取其大而專取小知,則卓犖俊偉之材失之交臂矣。」

書證

  1. 《莊子.田子方》:「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與!」(源)
  2.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三.灤陽消夏錄三》:「士大夫好奇,往往為此輩所累。即真仙真佛,吾甯交臂失之。」

在其他地方搜尋「交臂失之」

有提到「交臂失之」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