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暇自得的樣子。[例]他生性酷愛文學,常常優游於文章府庫之中,而陶然自樂。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閒暇自得的樣子。《詩經.大雅.卷阿》:「伴奐爾游矣,優游爾休矣。」明.江盈科《雪濤小說.妄心》:「我與爾優游以終餘年,不亦快乎?」也作「優繇」、「優遊」。
委心任運。《淮南子.本經》:「古之人同氣于天地,與一世而優游。」
猶豫不決的樣子。《尚書大傳.卷四.康誥》:「周公將作禮樂,優游之三年不能作。」《漢書.卷五八.兒寬傳》:「今將舉大事,優游數年,使群臣得人自盡,終莫能成。」
寬裕、有餘裕。《淮南子.俶真》:「由此觀之,物莫不生於有也,小大優游矣。」宋.蕭德藻〈樵夫〉詩:「一擔乾柴古渡頭,盤纏一日頗優游。」
廣大、寬廣。《楚辭.屈原.九章.惜往日》:「封介山而為之禁兮,報大德之優游。」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