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卷土重來

ㄐㄩㄢˇ ㄊㄨˇ ㄔㄨㄥˊ ㄌㄞˊ
  1. 卷土,指人馬奔跑時揚起塵土。重來,指重新猛撲過來。卷土重來比喻事情失敗後,重組力量,再一次來過。如:「今年考試失利,明年卷土重來。」亦比喻失敗後,重新恢復舊有的局面、勢力。如:「商場得失本無定,只要有恆心毅力,幾年之後必可卷土重來,恢復舊觀。」唐.杜牧〈題烏江亭〉詩:「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也作「捲土重來」。

卷土重來

ㄐㄩㄢˇ ㄊㄨˇ ㄔㄨㄥˊ ㄌㄞˊ

即「捲土重來」。見「捲土重來」條。01.唐.杜牧〈題烏江亭〉詩:「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源)

辨識

參考詞語:「捲土重來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捲土重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捲土重來」原作「卷土重來」。杜牧為晚唐詩人。晚唐社會黑暗、政治腐敗、藩鎮割據、宦官專權面對這樣的環境、杜牧作了不少感時傷事或藉古諷今的詩。這首〈題烏江亭〉詩、為杜牧過烏江亭時所作。烏江亭據傳為當年項羽自刎的地方。楚漢相爭、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天下、戰無不利。可是垓下一戰、楚軍瓦解、項羽突圍至烏江岸邊、本可渡江、但他自認愧對江東父老而羞憤自殺。後人讚賞項羽的氣節、但杜牧卻不以為然。本詩首句即開門見山地點出、勝敗乃兵家常事、能忍辱負重的才是「男兒」、所以、項羽這樣一遭遇失敗便以死作為了斷、根本是一種怯懦的行為。其實他所率領的一批江東子弟、其中不乏才俊、若是能重振旗鼓、誰勝誰敗都還說不定呢!可惜的是項羽偏偏選擇了以死逃避、斷送了一切的可能。後來「捲土重來」這個成語、就從「卷土重來未可知」這一詩句摘錄而成、用來比喻事情失敗後、重新整頓、再次來過。亦用於比喻恢復舊有的局面、局勢出現捲土重來」的書證如《明史.卷二七九.吳貞毓列傳》:「章下廷議、李定國等言:『行人議是。但前途尚寬、暫移蹕、捲土重來、再圖恢復、未晚也。』乃扈王入緬甸。」

書證

  1. 唐.杜牧〈題烏江亭〉詩:「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源)

在其他地方搜尋「卷土重來」

有提到「卷土重來」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