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去如黃鶴

ㄑㄩˋ ㄖㄨˊ ㄏㄨㄤˊ ㄏㄜˋ

猶「杳如黃鶴」。見「杳如黃鶴」條。01.《聊齋志異.卷三.宮夢弼》:「和貧不自給、典質漸空。日望宮至、以為經理、而宮滅跡匿影、去如黃鶴矣。」

辨識

參考詞語:「杳如黃鶴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杳如黃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任昉(西元460∼508)字彥昇、南朝梁博昌人、仕宋、齊、梁三代。宋時、舉兗州秀才、拜太常博士。入齊、以文學為王儉所重、後任竟陵王記室參軍、為「竟陵八友」之一。《述異傳》舊題為任昉所撰、共二卷、內容駁雜、以神仙志怪之事為主。在書中有一則小故事敘述有個叫做荀瓌的人、有天他在黃鵠樓上休憩時、看到西南邊的天空中有什麼東西漸漸飛來、等到靠近一看、原來是一個駕著鶴的仙人。仙人到了樓中、荀瓌立刻請他把酒言歡、好好地招待了一番。後來仙人再度跨鶴騰空、消失在遠方。到了唐代、詩人崔顥做了一首〈黃鶴樓〉詩:「昔人己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描述當年乘著黃鶴而去的仙人、再也沒有回來、只留下這座黃鶴樓、和悠悠白雲。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杳如黃鶴」、用來比喻一去不返、無影無蹤。

書證

  1. 《聊齋志異.卷三.宮夢弼》:「和貧不自給、典質漸空。日望宮至、以為經理、而宮滅跡匿影、去如黃鶴矣。」

在其他地方搜尋「去如黃鶴」

有提到「去如黃鶴」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