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吹毛索疵

ㄔㄨㄟ ㄇㄠˊ ㄙㄨㄛˇ ㄘ
  1. 比喻刻意挑剔過失缺點參見吹毛求疵」條。《後漢書.卷二七.杜林傳》:「及至其後,漸以滋章,吹毛索疵,詆欺無限。」

吹毛索疵

ㄔㄨㄟ ㄇㄠˊ ㄙㄨㄛˇ ㄘ

猶「吹毛求疵」。見「吹毛求疵」條。01.《後漢書.卷二七.宣張二王杜郭承鄭趙列傳.杜林》:「及至其後,漸以滋章,吹毛索疵,詆欺無限。」 

辨識

參考詞語:「吹毛求疵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吹毛求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非,戰國時韓國的宗室公子,是當時先秦諸子學派裡,一位重要的法家代表人物,主張君王治理國家須結合法、術、勢三者。《韓非子.大體》指出識大體的人,不會讓自己的一點小聰明迷惑己心,也不會以一己的私利追求而操心勞神。韓非認為法治精神是重要的,他認為古時能執守大體的君王,用嚴明的法律來治理國家,用分明的賞罰來獎善懲惡,用客觀標準來評量事物的輕重大小;不違反天理,不傷害人性;也不在細微的地方刻意尋找缺點和毛病。後來原文中「吹毛而求小疵」,演變成「吹毛求疵」這句成語,用來比喻刻意挑剔過失或缺點。

書證

  1. 《後漢書.卷二七.宣張二王杜郭承鄭趙列傳.杜林》:「及至其後,漸以滋章,吹毛索疵,詆欺無限。」

在其他地方搜尋「吹毛索疵」

有提到「吹毛索疵」的條目